常常一個人去旅行並非我所願,剛開始的確是有一種對無拘無束的憧憬,真正實行後也會有一種「我真酷」的感覺油然而生。
第一次自己找住宿排行程並且決心一個人踏上旅途,是2002年看了張妙如跟徐玫怡的「交換日記3:請問法國在哪裡?」之後。
當時那個暑假我剛好計畫要去巴黎,第一個月跟遊學團一起唸語言學校,接下來有兩個禮拜是自由活動時間。
我自己安排了南法普羅旺斯的行程,住宿訂好、車票查好時間、地圖印好,結果在巴黎竟然出乎意料地有交到朋友,後來大家就三五成群地一起到南法旅行,所以我把單人住宿全數取消,提供大家在台灣就查好的資訊,完成了我第一次「明明是計畫了兩三個月的單人旅行,卻變成團體旅行」的自助人助之旅(有個旅伴法文超好、有兩位大姊姊超會照顧人、有人會開車所以可以租車到深山看薰衣草)。
隔年,我又去了巴黎。
這次我買了研究許久的歐鐵票Eurail Pass,從法國搭火車到德國、瑞士與義大利。因為2003年是風雨飄搖的SARS年,訂住宿時就遇到很多困難,語言上的隔閡已經是小事了,要多人同住一間房的青年旅館全部拒絕我的入住,有些小旅館也紛紛拒絕,所以到最後我都開宗明義說「我來自台灣,如果貴旅館不方便讓我住宿,也麻煩您回信通知,謝謝。」
也許是我描述得太苦了,後來如果我有加寫這句話,回信都還滿親切熱情地說「歡迎您的蒞臨」。
大部分用英文書寫或透過訂房網站都還搞的定,只是有些法國旅館我ㄍㄟ敖地使用「低能的法文程度」+「爛翻譯網站」寫信詢問,換來的往往是一封簡短的:
“Can you write in ENGLISH? I don’t
understand!”
如果不是住青年旅館,一個人旅行就只能選擇單人房,但是在歐美單人房的價錢都跟雙人房差不多,甚至有些飯店只提供雙人房,去日本想住溫泉旅館的話,通常都不讓單人入住(當然付雙人的房價就天下太平了)。
所以,我住過好幾次兩張單人床、兩張雙人床(通常是在美國)的旅館,甚至還有兩個房間、兩台電視、一張大沙發、附小廚房的「超大單人房」,如果價錢差不多的話,這種情況我當然欣然接受,但往往是雙人房€75,單人房€70這種差距。
另一個可能會受到的打擊,是他人的眼光。
當父母知道你一個人出國,就會用各種方法告訴你這有多危險;朋友問你:「出國玩啊,跟朋友還家人去?」我說:「我自己去。」這時對方就會使出超老派的演技說:「哇,你好勇敢唷!」其實心裡在OS「這個人有病啊,一個人出國有什麼好玩的,你是失戀還是灰心喪志?」
走在路上或住宿時別人會用異樣眼光看你,尤其是回旅館遇到櫃檯跟你閒聊兩句、吃早餐時到處都是歡樂一家親的情景,旁人就會問一句:
"Are you alone? No friends?"
(後面那句真多餘)
"Are you alone? No friends?"
(後面那句真多餘)
不過,也是會常常在路上看見同樣是一個人旅行的女生,這時候就會很安心地想說「她跟我一樣耶」,有一種找到同伴的感覺,也許她看到我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想的吧。
有許多人的眼光還是帶點鼓勵與肯定的,「那個人好厲害,她自己一個人旅行耶」,因為眼光是無聲的,但是,為了給自己正面思考的力量,若看到有人若有深意地偷瞄你時,請你就這麼解讀吧。
一個人旅行能夠幫助你提升做決策的能力,因為你自己要決定幾點起床、要不要賴床、今天要去哪裡。不管你在團體旅行時是不是有主見的人物,如今所有的事情都要「你自己決定吧」!
藉著這樣的過程,你會慢慢發現你到底喜歡什麼樣的東西,有些東西即使是名產但你就是不想吃,有些地方很著名但你覺得逼自己去反而會讓旅途更累,有些東西在台灣就有但你就是想要買,有些東西放手去試試看最後竟然也覺得還不錯…
然後,你就會漸漸覺得,其實...
一個人搭車也不可怕。
(真正可怕的是睡過站沒人可以叫你)
一個人在小巷中迷路總是會找到出口。
(找不到出口硬是走回頭路就對了,忘記來時路的話…就繼續迷路吧,很多新玩意兒是只會被迷路的人看見的)
一個人天黑後找旅館也是一種人生體驗。
(不過若不想睡車站的話,還是不要氣餒地找下去吧)
一個人進餐廳吃飯店家並不會因此不煮給你吃。
(尷尬的是明明客滿,外面排一堆人,你還一個人佔著四個人的位子,大家都在瞪你…或是整家店只有你跟老闆兩個人)。
除此之外,你會發現,自己突然有一天竟然懂得分辨「哪些景點」、「哪些餐廳」很適合自己一個人去。
然後,你的旅途就會愈來愈光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