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一個室友 Ayumi 幾乎不去上課,因為她說根本學不到什麼。
嚴格來說,是的,她說得沒錯。
但是我還是每天都去上課,即使每天來回學校就要三個小時。
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到這個地方用英文來為難自己?在台灣也可以學到西洋服裝史、可以找到文化研究的書,也可以找到歐洲版的VOGUE來參考。
我只能說,昂貴的地方在於你可以看見外國學生上課的反應、他們與老師的互動、他們的學習方式跟你有什麼不同。
為什麼要看一些國外的書?如果可以找到中譯本,兩個小時就可以看懂的東西,看英文書光查單字就要花上半個世紀,何況看完還要寫報告。
假使你人都在國外了還一直不停這麼想的話,我只能說,你需要的不是「學習」,你真正該學習的是「學習的態度」。
看原文書一開始會異常痛苦。看個半頁就會懷疑自己目前為止究竟有沒有看懂,於是就乾脆從頭再看一次;常常第一段都已經反覆看了兩三遍,還是無法決定自己該繼續就這樣看下去,還是要回頭重新再看一次?
英文母語人士所寫出來的好文章,句子都非常幹練,一大段句子可能只有一個句點,跟我這種老是用「I」開頭、沒寫幾個單字就斷句的人不一樣。我覺得自己閱讀的能力很爛,寫作的能力更爛(然後常常也跟英國人無法順利交談,聽和說也都爛,說到這裡…請讓我先寫個慘字)。
但因為我選擇了在這裡生活下去,我要進步,我要靠自己,我藉著看報紙與雜誌來提升讀寫的程度以及寫作的方式,試著把閱讀當興趣,揣測作者的想法,進而模仿這些好文章來寫我自己的報告,哪怕只能拉近與英文母語人士一點點的距離。
當時老師建議我們每個禮拜一定要讀週日出版的 Evening Standard(倫敦的一份日報),禮拜天的版本不僅非常厚,裡面還附一本薄薄的時尚刊物,介紹當週主要的時尚趨勢與流行大事件;報紙本身還有許多 Fashion & Style 的 feature(報紙為某特別主題所設的專欄,寫這種專欄的作者寫作功力都很好)。我讀一篇文章大概就要花一個小時,所以我從來沒把當週的整篇報紙讀完過,下個週日就又買了新的一份。
英國學生不需要如此痛苦地做這些事,我知道。
但我與他們之間的差別並不只有英文,這裡的人是來自四面八方的,而我也有我自己的基礎與背景,我也有我自己的一套系統來學習與吸收、我有你不教也想自己學的東西。我高中很用功才考上台大(沒有什麼「不小心就輕鬆考上」這種事),但我唸了別人都覺得很怪的戲劇系,我學了很久的法文卻來到英國,選了個跟之前都沒什麼相關的學科繼續唸下去;我用我這樣的基礎開始學習。
我學的東西,可能你們與他們都覺得太過簡單,根本不需要花錢花時間去學。但我之所以為我,就是要用只有我知道的東西,去加上一些微不足道的知識,才能成就出我想要的自己。
這就是我在這裡的理由。我的同學發言時不會一直用「I think...」開頭,寫報告也不會「As far as I am concerned...」,如果我不去上課,我不跟別人交流,我不去圖書館,我不聽別人的想法,我就學不會這些事。
每個人的學習都是一次全新的自我探索。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它包括了深度與廣度,你沒有去用心鑽研,學到的就只是淺薄的表面。
現在也有也很多人去上課,上沒多久就休學,說「因為學不到什麼」。
據我所知,高等教育之所以高等,是因為它資源多,而且講求的是自動自發,你如何去利用這些資源是你自己的事,如果你已經唸到「高等」教育,依然不知道如何自己去追尋知識,還要像小學一樣讓老師逼你去唸書、安排課堂小考才能夠逼迫你學習,你又何必隨波逐流去接受這高等教育,只是花錢受罪罷了。
我有時會後悔,我雖然唸了台灣資源最多的一所大學,我卻沒有很認真地利用這些資源去學習。那時我抱怨著我必須花太多時間在劇場裡面,演出期要不見天日兩週,演出結束當天要拆台到天亮,跟朋友約唱歌還帶著大包小包的「小道具」進錢櫃;我長時間窩在自己小小的系館裡,為一些現在想起來早已微不足道的事情抗爭,一旦抗爭不成功,就覺得世界要毀滅了。
現在想想,真是覺得當時的自己無聊到不行。
但是那些無聊的事,就是我在大學裡學到的事。重點不在於課堂上學到了什麼。
我還記得我畫舞台設計圖畫到一半,中間去師大上兩個小時法文課,晚上十點回來繼續畫到天亮(當時電台正強力播送費翔的「等到天亮再回去」),天亮了跟同學一起吃完早餐,回家洗個澡就來上課,中間若有空堂還要去排戲。
我最深刻的記憶竟然就是這些,課堂上學了什麼早已經不記得了。
為什麼要上學?上學並不只是要學書本上的知識,並不只是要學會老師所有的本事,而是要鍛鍊你與人事物產生無數的碰撞之後,決定你自己接下來要用什麼樣的眼光走入外面的世界。
因為,外面的世界很精采。
而且,出了學校之後,多的是,你不知道的事。
而且,出了學校之後,多的是,你不知道的事。
好高深的道理,似懂非懂的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