──結伴同行也很好,一個人也可以隨時出發。

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

我的倫敦生活 (18) - 絕不能被瑣事擊敗!

到倫敦的第一個月,一切都還是百廢待舉的狀態。

每個留學生應該都曾經歷過睡在沒有棉被床單的床墊上的日子吧。歐洲的天氣動不動就是比台灣寒流來還要低十度的冷,還沒來得及適應這種天氣,也還沒調時差,頭幾個晚上只能拿毛衣當枕頭、裹著大外套就睡了。

PS 我在倫敦是2004-2005年,已經回台灣很久了,是個早已聞不出任何洋墨水味的道地台妹,這個系列是回憶錄,曾留言要我在「異鄉」好好照顧自己的捧油們,我還是很感謝你們啦

每天眼睛一睜開,就是手刀衝去買生活必需品。

為什麼是「每天」,而不是「一次買齊」?因為那時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「生活」,更不知道什麼是「必需品」,很多東西都是我「邊生活邊買的」;我也知道生活上要用的東西,東落一個西落一個真的很煩,畢竟這地方不是台灣,隨時出門都有家樂福天天都是為你。想用什麼卻沒得用的時候,唯一的解決方法,就只有走20分鐘的路去最近的超市買,買不買得到、來不來得及在打烊前趕到還不知道。

要買的東西有很多,首當其衝就是床包還有棉被,還有主婦必備的鍋碗瓢盆。剛開始很蠢,都會覺得「才待一年而已,能用就好了」,貪小便宜的結果是,我的棉被花色超醜,讓異鄉遊子心情很鬱卒,廉價的平底鍋鍋底也老是會刮出黑黑的東西。

於是,在我發現倫敦的 IKEA 在哪裡以後,我的臥室用品以及廚具幾乎是重新再買一套。IKEA 雖然也沒多高級,但至少品質堪用一年,又多多少少有些設計感。

小型電器用品經過一番打聽之後,我選擇到 Argos 解決。它是一種店內只放著型錄與訂購單的商店,你翻閱型錄自行填好貨品代碼後就可以去櫃台付款,工作人員會去倉庫拿現貨給你,所以購買前是只看得到圖片看不到真品的,但是若對商品不滿意的話,一個月內都可以退貨,其實就類似於人到店裡選購的型錄購物。我在這裡買了檯燈、吹風機、Kettle 以及體重計,用了一年都還能正常使用。

所以我在「混亂期」就已經亂買了廉價的枕頭棉被還有床包,便宜但用了絕對會致癌的平底鍋;我很懷疑其品質的木鏟、刀叉、洗菜籃、砧板以及碗盤;浴室用品包括小垃圾筒、漱口杯、肥皂盤、有的沒的收納架(住的地方小就很愛買「收納」的東西,IKEA 的紙箱和衣架裡的分類格我買了好幾個,偏偏我的房間被這類東西佔據後空間更小了)。

而有兩樣東西我真的是買心酸的,我買了幾乎都沒用過:一把是價值五鎊的直式削皮刀(台灣的削皮刀大部分是做丁字型,國外都是直直的一把),這東西真的是很難用,每次用都是沒削到皮先削到我自己,氣得我之後吃蘋果吃小黃瓜都是直接啃。

另外一樣是價值台幣兩三百的「不銹鋼鍋鏟」,這東西我一看到幾乎就是按下「立刻買」,因為印象中這種東西不就是台灣主婦必備的嗎?一人在異鄉奮鬥的我豈能沒有它的陪伴呢?沒想到國外都是用「木鏟」,這種不銹鋼鍋鏟明明就是要搭配台灣的炒菜鍋,沒有人把它用在平底鍋的,我這亂搭的行為,就好像是要拿仙草凍去加焦糖瑪奇朵啊!

每天每天,我都要遇到數不清的瑣事,而這些生活小事不斷地在挑戰我的人生大智慧:

要烤東西的時候才發現我沒有錫箔紙,衝去超市買
→ 原來錫箔紙還有分厚薄,而我連亮面要包哪一面我都不知道了!

剩菜放冰箱需要有保鮮盒和保鮮膜,我到處尋找著樂扣樂扣
→ 超市的保鮮盒好貴,後來買了便宜的,盒蓋竟然蓋不緊!

做馬鈴薯泥用湯匙搗不夠爛,朋友告訴我
→ 原來世界上有馬鈴薯搗爛器這種東西!

洗衣服到底要用有 "bio" 還是沒 "bio" 的洗衣粉比較好?去洗衣房時我偷偷觀察別人
→ 大家都還會另外帶一罐柔軟精和一包防靜電烘衣紙,真的很高級!

馬桶發黃了,我是要買馬桶刷與洗潔劑嗎?我又到了超市
→ 浴廁清潔劑有分馬桶專用/洗手台專用/浴缸專用/還有All-in-1的!

廁所很臭,英國有去味大師或按飄香這種東西嗎?我尋尋覓覓
→ 找不到我最想要的炭除臭只好買了最便宜的芳香噴霧頂著用!

衛生紙怎麼這麼貴!而且都沒有抽取式衛生紙也沒有小包面紙!
→ 英國幾乎只用捲筒衛生紙,而且很愛染色很愛有各式各樣的花紋,讓我擦屁股時擦得很不安心啊!

衛生棉可不可以不要這麼貴!買一小包都可以在台灣買家庭號包裝了!
→ 可是護墊很酷有各種配合丁字褲形狀的產品,竟然還有各種顏色的!

怎麼買不到台灣到處都有的鐵絲衣架?
→ 只好買了很貴的塑膠製衣架來用,但後來才發現印度店有在賣讓我朝思暮想的鐵絲衣架!PS 英國的平價雜貨店,通常都是印度人在經營,台灣學生都簡稱為「印度店」。)

逛了超市和 IKEA 之後,真的看到什麼東西都會覺得我要今天帶回家今晚就用它,所以本來空無一物感覺還算寬敞的房間,沒過幾天就被我塞得滿滿滿。因為出境時能帶的現金有限制,本來是規定自己來到當地以後,只能先買些生活「必需」品,但四處奔波採購這些日常用品的結果,我的現金馬上就在一週內少了一大半。

到一個地方「定居」,跟長時間的旅行終究不一樣。旅行時一支電湯匙和鋼杯就可以走天下,可能有時會自己煮個幾餐飯,可能有時會手洗個幾次衣服,但那終究是數週後就要離開的地方,而自己畢竟是個觀光客,有時間就拼命去參觀博物館、哪家店打折就趕快衝去買、有好看的音樂劇就立刻去買票;不然,下次來都不知是什麼時候了。

但是,在國外一個人生活,不是只關心折扣季什麼時候開始、也不是計畫哪一天要去逛博物館而已(當然我還是很關心什麼時候要開始打折)。

我每天上課都一邊在想著,明天後天甚至週末要煮什麼,想好了下課就要趕快去買;哪天上課的東西帶比較少,回家就可以去超市買液體類的東西扛回家(洗髮精、鮮奶實在是很重)。要不然餓著肚子、還要提著重物在寒風中走回宿舍,到家後手一邊發抖還要一邊做菜,這真的是天下第一痛苦的事了。

常常還會遇到要買的東西架上沒有的狀態,或是發現某樣每週必買的東西竟然悄悄漲價了。

在這之前,我從來沒想到,我的國外生涯竟會讓我像個家庭主婦似的每天對這些小事焦躁不安。

而且,我是來倫敦學時尚的啊,但是我都還沒有變時尚,卻已經變成一個歐巴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